“每股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和“每股現金流量”是怎么定義的?在判斷一家公司的時候,這兩個參數有什么用?
后者是前者的簡稱,是一回事,公式是經營性現金流余額/總股本,這個指標公司在財務報告中都會提供,一般出現在報告開始的“財務和經營數據摘要”部分。為什么每股現金流不用經營、投資和融資三項現金流的余額總合來計算,而只用經營性現金流,原因是這個指標是用來驗證同期每股收益(EPS)的質量如何,本質上仍是一個盈利指標。
如果EPS遠高于每股現金流,說明公司當期銷售形成的利潤多為賬面利潤,沒有在當期為公司帶來真金白銀的現金,即利潤或EPS的質量很差,嚴重點說是虛假繁榮。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銷售回款速度慢,賣出貨后沒收回錢,你去查資產負債表里的應收賬款,必定期末較期初數有大幅上漲;二是存貨出現積壓,大量采購來的原材料尚未形成產品或產品尚未銷售。
如果我們發(fā)現連續(xù)兩個季度以上的每股現金流都明顯低于EPS且較上一年度同期的情況惡化或不正常,很難不讓投資者擔心公司業(yè)務在遭受壓力甚至出現危機。連續(xù)多個季度每股現金流表現不佳的結果是公司運營資金吃緊(如果此時公司負債已高,情況更差),往往預示著未來EPS會走差。反之亦然,如果每股現金流連續(xù)高于EPS,則預示著未來EPS的增長,因為這多數是由一些還未計入收入但已簽單收到現金(定金)帶來的,未來這些銷售正式入賬后將會增加EPS。所以,看公司業(yè)績不能只看EPS,還需看每股現金流是否匹配,這個指標還經常能揭示未來業(yè)績的走向。
看財務報告是選股的基礎,有時候我們太關注事件和故事,而忽視了事實(財務報表里的數據),把兩者割裂開來是作不出通盤考慮、心里有底的投資決定的,往往會忽視風險或機會的存在。再插一句關于大家擔心的會計操縱問題,這點不必過于擔心,作案必定會留下線索的,安然這樣計劃縝密的財務造假最后還是被一個不知名的分析員通過報表發(fā)現問題。國內那些出事的公司造假水平更是初級,稍有財務和商業(yè)常識的人都會覺得不對勁,只是過去有這些能力的大多是些利益相關者,希望真正的投資者都能掌握這些簡單的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