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銀行推出一款“石油-黃金掛鉤保本型結構性存款”,這一產品掛鉤國際市場的石油和黃金價格指數,在投資期限內,石油和黃金價格漲幅越高,投資者獲取的收益也就越大。
荷蘭銀行理財和資金產品負責人林揚表示,石油和黃金是目前最熱門的投資產品。國際市場的原油價格持續(xù)上漲,而黃金則是最可靠的保值品,也是中國人一直青睞的投資產品。荷銀的產品設計正是借用了國際上的熱門投資概念。
林揚進一步表示,由于美元持續(xù)加息,高利率對衍生品市場帶來了新的壓力,如果收益不能比銀行利率高出3%-4%,就很難吸引客戶。因此固定收益產品和引入新元素的結構性產品成為目前外資銀行理財產品的兩大趨勢。
事實上,外資銀行在內地推出的理財產品,一方面依靠總部在國際市場的“口碑”吸引客戶,也往往會根據境內市場作一些改良,而內地市場的熱點往往成其常用的“噱頭”。例如,在人民幣匯改后,東亞銀行、花旗銀行、匯豐銀行相繼推出與“一籃子貨幣”掛鉤的保本型投資產品,歐元、日元、韓元和新加坡元兌美元的匯率成為這些新一代理財產品關注的對象。
另外,今年開始推進的股權分置改革,使股市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熱點。渣打銀行也不失時機地推出掛鉤美國道瓊斯指數及掛鉤亞洲日經指數的產品。而隨著油價高企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荷蘭銀行在8月推出包括石油在內、掛鉤國際商品指數的結構性存款后,又在這次的新產品中著重提出了“石油”的概念。
外資銀行在理財產品上不斷“推陳出新”,使得這一市場分外活躍,也給外資銀行在內地業(yè)務帶來了不匪的利潤。上海銀監(jiān)局統(tǒng)計,僅今年上半年就有10家外資銀行向市場推出各種類型的結構性投資產品,余額為15.43億美元。其中,機構投資者購買余額為9.2億美元,個人投資者購買余額為6.23億美元。
銀監(jiān)局表示,在個人業(yè)務品種相對有限的條件下,結構性存款已經成為外資銀行提升個人銀行附加值、鞏固貴賓客戶的重要手段。且在開發(fā)新產品的過程中,外資銀行正努力融入本土化的因素,以吸引客戶的投資需求。
|